金菩提禪師:留給孩子進步的空間

金菩提禪師常常和為人父母者談如何教育子女。筆者聽到也非常喜歡。匯集分享:

留給孩子進步的空間

現代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一個富裕的生活,付出很多時間和心血,努力賺取更多財富。又因父母將時間耗費在工作上,為了彌補不能陪伴孩子的遺憾,於是盡可能在物質上和生活上滿足孩子的需求,什麼都幫他打點好。但你可能沒想到,就是因為父母太能幹,把孩子照顧得太好了,導致孩子到了三十歲,連泡麵都不會泡,嚴重者甚至可能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。

美國有一位女士,她很能幹,八十幾歲了還經常在洛杉磯講佛法。她有個兒子,離婚後整天跟她哭訴:「媽媽,她不要我了,你幫我再找一個老婆吧!」

這位女士回答說:「兒子啊,你都已經這麼大了,而媽媽已經是八十幾歲的老人了,沒辦法幫你了,你自己想辦法再找一個老婆;但如果真的沒有合適的對象,就算了,回到媽媽身邊吧!」

她又打了電話問我:「我的兒子年紀也不小了,卻跟吃奶的娃娃一樣,依賴性很重,什麼事都要問我,該怎麼辦呢?」

我問她:「你兒子幾歲啦?」

她說:「四十六歲了,都是被我寵壞的。」

我說:「我二十六歲就開始度人了,你兒子四十六歲了還不能獨立,這只能怪你們太能幹了,什麼事情都幫他安排好,最後就變成這種無能的兒子。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,這種兒子最後可能胳膊和腿都會萎縮變成魚,也不需要嘴巴了,想吃東西時打一針就好了。」

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。這位女士是台灣人,在國外相當有名,但在教養孩子時,沒想到自己太能幹,照顧孩子太周到,反而讓孩子失去了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,導致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爸爸級兒子,面臨離婚卻不知所措,只能像小時候一樣跟媽媽求救。

所以,父母若是幫兒女做太多事情,兒女可能會像廢人一樣,什麼事都不會,相信這是所有為人父母的都不希望看到的結果。只有給孩子適當的磨練、奔波和施展的機會,才能培養出個人獨立自主的能力。

凡事都是一體兩面,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,對孩子的判斷也是一樣。

家長和老師會對孩子感到失望,覺得孩子沒有出息,是壞孩子,這是因為不了解他。為人父母和師長都應記住兩句話:一是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」,再者「上天是公平的」。要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,一定有他的使命,重點是如何讓孩子的能力充分表現出來,成就他的使命。我認為有幾點可以參考,首先,永遠不對孩子失望,永遠懷有希望。孩子就像未經雕琢的鑽石,經過精心雕琢後,將會價值連城。第二,善於引導,勤於鼓勵。不要動不動就責怪孩子,甚至當著外人的面數落責罵,讓孩子覺得無地自容。要知道,孩子的自尊心常常比大人還要強。這一點,西方人對孩子的教育就做得比較徹底。第三,努力發現孩子的能力。第四,永遠都要對孩子有信心。即使家境貧窮,無法預期孩子是否能有飛黃騰達的未來,都沒有關係。最重要的是,對孩子的信心永遠不變,即使孩子無法達到你的期望,至少能成就他自己的人生。佛說眾生是平等的,所以不要浪費上天賜予的一切智慧和能量。

金菩提禪師幸福人生語錄

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止境的,但是適時地放手,磨練孩子對挫折的忍受力,對於孩子日後的成長絕對有很大的幫助。只要讓孩子知道,當他需要幫助時,父母永遠是他最溫暖的港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