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快樂與金菩提禪師談快樂
馬修·李卡德(Matthieu Ricard)是一個很好的個例。這位禪修大師曾經是分子遺傳學博士,卻在26歲時轉而學習東方禪修的精深學問,在60歲被英國《獨立報》冠名以「世界上最快樂的人」,因為在與科學家合作研究禪修對大腦影響的過程中,他被發現大腦內與幸福相關的部分相當活躍,快樂指數非常之高。
馬修·李卡德1946年出生於法國學術世家,22歲時就已經獲得了巴黎理工學院的理學博士學位,並且師從196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弗朗索瓦·雅科布(Professor Fran ois Jacob),在著名的巴斯特研究所(Pasteur Institute)獲得了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。
但是,人生總是充滿無法預期的轉折,26歲那年,這位似乎已註定終身研究科學的博士,從法國啟程前往印度,開始了他的心靈之旅。
「其實當時我有年輕人所想要擁有的一切。」但是,年輕的馬修內心深處總有一種不滿足,他想要找到如蘇格拉底或柏拉圖般的大師,授予他智慧,讓他瞭解生命的真實意義究竟是什麼。在朋友處看到的關於西藏喇嘛的紀錄片,讓他意識到,這些藏傳佛教大師們,也許可以帶領自己找到生命的終極意義。從此,他轉而致力於心智的研究(The Science of the Mind)。
忌妒來自自私,心胸不夠寬大,容易發火,就會不快樂,一點也沒錯,視野多一點,心胸寬大,福就會來,心會寬,就會快樂
理解他人,理解就會幸福,就不會煩惱。多做善事,學會慈悲寬容之心❤️
壓力源於生活中的大小事,有形無形的壓力和煩惱令自己不快樂,當學會轉念,換個方向觀看或思考時,煩惱或許就不是煩惱了,讓自己不受限於一個思考面,站在寬廣處能看得更廣,更開闊,寬闊的心能讓自己獲得快樂!
待人慈悲寬容、做無私助人的善事,能獲得發自內心的快樂
拋開生活中的煩惱,去做無私助人的善事、待人慈悲寬容,能獲得發自內心的快樂
學會慈悲和寬容,就會快樂
易發火、智力堵住了,沒智慧 適合禪修、做大禮拜 真的是很受益。
學著轉念,會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快樂!
自己要懂得如何過快樂的生活,快樂一天過,不快樂也一天過。